【网络强国这十年】当电表连上大数据,让“双碳”目标更近一步******
【网络强国这十年——行业观点篇】
如今,碳中和已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在各行业进行深度脱碳。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电力行业也在积极革新,推动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助推电力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近年来,志翔科技围绕能源大数据生态,孵化了系列能源大数据产品,在电力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支撑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近日,志翔科技总裁蒋天仪做客光明网“网络强国这十年”专栏,畅谈大数据如何助推电力行业智能化升级,支撑行业碳计量的精准化,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奠定基础条件。
传统电网的电力数据来源分散、结构多样、质量参差不齐;基于这样的数据很难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服务。万物互联时代,数据采集的手段和数据的质量都有了飞跃。充分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并指导业务,是保障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和消纳的基本条件之一。蒋天仪认为“精细化”的数据运营管理和计量是关键。
在目前电力行业有一个“三可”的说法(可观:客观采集获取用电数据、可测:精准监测和测量、可控:在可观可测的基础上按需控制),蒋天仪认为,其实在三可的基础上,还可增加“可调”。他介绍,通过大数据分析,目前已经基本达到“可观可测”,这也是“可控”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让调控更加科学有效?就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调节调度,即“可调”。
为此,志翔科技研发了非介入式负荷分析产品。通过在新一代智能物联网表上安装边缘计算模块,利用电力指纹技术可以提供精准的用电设备负荷、能耗、使用状况等信息的侦知和分析。电力公司利用非介入式负荷分析产品,可以更精准辨识户内负荷,输出相应用电设备的能耗详单,为用电高峰期制定错峰用电方案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过去,我们通过电表只是知道这一户用了多少电,不清楚具体有什么设备在用。但安装非介入式负荷辨识产品模块之后,电力企业可以更加精细地掌握用电情况。”蒋天仪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工业企业生产和用户生活的用电负荷精细化管理之外,在各行各业、日常生活等场景下,通过大数据对用电设备负荷、能耗等的详细分析也很有想象空间。比如,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通过监测和分析用户用电情况,可以有效检测两轮电动车入户充电等消防隐患行为,从而有效避免火灾问题。在物业管理和环保用电方面,按规定商业楼宇内夜间严禁住人,传统的办法是安排人为巡检,如今非介入式负荷分析产品就能替代人工进行自动分析和监测等。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带来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很多以前没有利用起来的零散数据,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可以通过关联和深度分析而产生价值。”蒋天仪认为,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数据安全行业和百姓个人隐私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需要更多有技术能力的厂商积极创新,让产品更好地落地和应用服务于各行各业,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百姓生活便利的多个方面发挥更大价值。
监制:张宁 李政葳
采访/撰文:李飞 孔繁鑫
后期:刘昊
丰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湖南江永形成高效益蔬菜产业链******
中新网永州12月22日电(陈健林 唐兵)21日,湖南江永县潇浦镇下界头村千亩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菜农们一边割菜、分拣、称重、包装,一边抢抓利好天气忙冬种,搭建大棚、种植时令蔬菜。
入冬以来,下界头村推行“公司联结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的方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持续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为乡村振兴加速赋能。目前全村种植蔬菜3000多亩,主要种植包菜、黄心旺菜、长叶菜等,蔬菜产业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公司在江永建设有广东海关备案的1000亩以上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1.21万亩,联结农户1200余户3260余人,辐射带动蔬菜面积超2万亩以上。”广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利武介绍,早上6点多,冷链物流配送车将下界头村的蔬菜统一运送至公司加工场,经定装保鲜后再送往粤港澳大湾区,每天销售优质新鲜蔬菜100吨左右,年出口蔬菜达6000余批次,销售总额10亿元以上,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蔬菜正常供应。
近年来,该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原则,重点完善专业化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区域小气候的优势建立一批高标准、具有一定规模的“湘江源”蔬菜基地,把现有分散种植改为连片种植,集约经营管理,促进规模生产,切实提高种植效益。
该县还围绕种植基地网格化,种植品种小区化,生产作业流水化,种植全程机械化,灌水供肥一体化,病虫草害防治绿色智能化,高标准四季轮作种植蔬菜;配套建设了工厂化育苗及设施蔬菜种植基地,确保全年供港澳优质新鲜蔬菜货源充足。
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江永精心打造订单收购蔬菜平台。湖南蔬益园、广发农业等企业通过员工培训、农资配送、蔬菜新品种引进和推广、智能化管理、清洗加工、分拣包装、检验检测、冷链贮运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为全县3000多户蔬菜种植户提供了就地加工或供粤港澳菜篮子工程“机械生产、订单收购、就地分拣包装、冷链贮运、直供香港销售或就地加工”的高效益蔬菜产业链。
江永还构建起“上有万吨仓储冷链物流中心,下有千吨产地小冷库、田头小仓储”完整配送供应链,一次性吞吐农产品总量17万吨以上,可满足20万亩以上蔬菜基地仓储需求,同时对订单蔬菜种植户建档立案,对种植产品进行身份证管理,提供产品全程溯源二维码,最后进入“直供香港”企业加工等蔬菜销售平台进行销售。
目前,江永县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认证基地23家、“万、千、百”亩标准化蔬菜基地129个,全县发展以香芋、香姜、南瓜等为主的蔬菜种植面积30.13万亩,总产量68万吨,其中建成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10万亩,销售额达35亿元以上,完成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蔬菜出口13亿元,稳居湖南前列。(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天天发娱乐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