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
中新社记者 李安江 郭晋嘉 杜远
“我的孩子已被埋了10小时了”、“你们快点想办法啊……”
5月12日,我们作为中新社报道灾情的第一梯队在行至绵竹汉旺镇时,第一时间目击到东方汽轮机厂中学垮塌校舍的惨状。“救救我!” 垮塌的房屋中,不时透出被埋学生凄惨的呼救声。天一直飘着小雨,焦急的家长无助地围在废墟前,哭成一片。
前来采访的我们,面对那一张张泪脸,面对他们哀求的目光,一时不知所措。采访还是救人?这个新闻课堂上的道德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来得如此突然。我们放下了手中的相机,此时任何的采访行为都和这里的气氛格格不入。“救人,十万火急”,但在坍塌的钢筋水泥面前,我们也束手无策。
“快点救人,快把这里的情况报告出去”,有人向我们喊着,我们一路狂奔,终于走到了一个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立即用已经拨得发烫手机发出了求救信息。
一夜折腾,已近黎明,我们这时却找不到返回的路,盲目前行中又遇一灾民安置点,我们正准备下车采访,一对焦急的夫妇直扑过来,“救救我们的孩子,求求你们”,急切的话语近乎哀求。窝在妈妈怀中的小孩满脸是血、双眼微闭,只能喃喃发出不明呓语。情况紧急刻不容缓,顾不得采访任务,我们又即刻开车送他们前往绵竹市区寻找医院。
副驾驶座的记者不停催促司机“快点,再快点”,坐在后座的女记者一只手紧握男孩母亲发抖的手,一只手轻抚男孩的额头:“坚持住,会好的。”三公里路程,我们知道,这是在和死神赛跑。
已经停电的绵竹市内一片漆黑,我们将男孩送到当地一个医疗点门前,司机打开汽车大灯照亮进入医疗点的道路。此时,我们突然发现,刚才忙着救人,把我们的一个同事丢在了路上。
经过近一小时寻找,终于在绵竹市人民医院门口一条躺满伤者的街道上看到了同事熟悉的身影,此时的他,已将相机和笔记本放在一旁,正和几名护士将一名满身是血的重伤者抬上救护车。
那一夜,我们没有感到孤单,我们搭车的的士司机,就是来自绵竹的前往灾区献血队伍中的一员。
这一夜,我们几乎没有完成一个采访。
(中新社成都2008年5月18日电)
西藏林芝:大手拉小手,森林安全共相守******
中新网拉萨1月11日电 (西绕拉翁)“小朋友们,森林是人类生存环境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我们的绿色家园。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这是近日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巴宜区中队消防队员们走进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开展“大手拉小手”森林防火宣传活动的场景。
在活动现场,森林消防队员们结合学生普遍具有好学、好问的心理特点,采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的方式,组织小朋友们观看森林火灾纪实片、火灾事故处理案例和图片展板,并结合当前发生的火灾案例,重点宣传森林草原防火知识、火灾自救及扑救方法,教育小朋友们野外用火的危害性,号召大家争做森林防火的“小卫士”,当好森林防火的宣传者,把自己了解到的安全知识分享给家人,发动家人与森林消防队员一起来保护森林草原。
同时,宣讲员在装备器材展示区还给大家讲解了风力灭火器、水泵、油锯等森林灭火救援装备的基本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组织小朋友们近距离操作体验各类机具装备和参观体验消防车,提高活动趣味性,促进宣传效果。
下一步,该中队将持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森林火灾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森林火灾安全宣传渗透力和影响力,为驻地森林防灭火安全形势稳定保驾护航。(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天天发娱乐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