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施雨岑、徐壮)采取中高职贯通、中高本衔接、完善专升本考试办法和培养方式、探索支持高水平本科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等措施,加快探索高校分类管理评价机制改革,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教育部12日召开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今年人才培养“关键词”。
“新的一年,我们要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加快建立健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怀进鹏说。
会议提出,要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要采取中高职贯通、中高本衔接、完善专升本考试办法和培养方式、探索支持高水平本科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等措施,让职业教育早期分流的学生通过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体系设计获得“回流”的可能,让不同禀赋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终身学习、多样化成才。
高等教育方面,要与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对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加快探索高校分类管理评价机制改革,相应调整资源配置方式,引导高校克服“大而全”“同质化”等问题,在不同“赛道”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此外,会议要求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强基计划”,规范和完善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进一步发挥科学选才作用。
会议还部署了今年起在全国开展青少年读书行动等事项。
(新春走基层)四川青神:萤星漫舞 点亮乡村“夜经济”******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1月30日,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全国第一个集科学研究、自然科普、科技互动以及四季赏萤为一体的竹里萤光艺术馆里,不少游客和孩子们正在观赏“萤星漫舞”。 展陈面积4800平方米的青神竹里萤光艺术馆,分为科普展陈区、梦幻声光电沉浸式体验区、四季赏萤区和萤火虫繁殖区。眉山青神县的萤火虫主要分布在高台镇、白果乡、罗波乡等地,每年前来赏萤的人络绎不绝。 近年来,四川青神县大力推动萤火虫资源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让有“环境指示灯”之称的小精灵点亮了青神乡村“夜经济”,为推动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